文章检索
2024年 30卷 3期
刊出日期:2024-03-28

临床论著
临床研究
综述
临床经验
个案
护理园地
专家共识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
 
       专家共识
193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LSS脊柱内镜治疗方法有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单孔分体内镜技术(one-hole split endoscopy,OSE)、同轴内镜技术(即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OSE治疗LSS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创伤较UBE更小,对椎管及双侧神经根管的减压较PTED更彻底。虽然OSE这项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已经4年余,但普及程度尚不够,目前缺乏OSE治疗LSS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为提高脊柱外科医生对OSE技术的认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的主办下,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的协办下,于2022年8月20日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基层医疗工作委员会OSE脊柱微创学组成立大会上,OSE专家成员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订方法,通过调查确定拟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并对OSE、UBE、PTED领域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经德尔菲法投票及专家组讨论,提出推荐意见。后经反复论证,对OS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形成共识,包括OSE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流程、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及术前术后评估,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采用OSE技术治疗LSS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和临床指导,以提高中国LSS的脊柱内镜诊疗水平。
2024 Vol. 30 (3): 193- [摘要] ( 48 ) HTML (1 KB)  PDF (2847 KB)  ( 42 )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
199 组织培养法保存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马永胜,刘洋,杨文铭,邢煜刚,林啟泰,李泽昊,段王平,卫小春
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因无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学特性而具有免疫特权,非常适合同种异体移植手术。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OCA)技术治疗由骨坏死、剥脱性骨软骨炎和创伤性损伤等引起的软骨缺损疗效显著。传统上,OCA技术是在移植物获取后7 d内植入的,具有较高的软骨细胞活性,新鲜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osteochondral allografts,OCAs)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80%。然而,OCAs从尸体标本获取到植入,需要经过取材、处理、保存、细菌学检测、供体病原检测等过程,这些至少需要14 d时间,如果涉及到移植物运输、手术安排等问题,时间窗口会延长到21 d甚至更长时间。OCA的临床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入时存活的软骨细胞量,但软骨细胞存活率会随OCAs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有研究表明,移植物细胞存活率70%以下时,术后效果很不理想。如何延长和提高OCAs在体外保存过程中软骨细胞的活力成为OCAs保存的最大困难。目前,体外保存OCAs的方法有玻璃化法、冷冻法和组织培养法等,其中组织培养法能够保持软骨细胞活力,所以广受临床医生的欢迎。组织培养法保存OCAs缺乏系统性的综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组织培养法保存OCAs的文献进行回顾和展望,为OCA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4 Vol. 30 (3): 199-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638 KB)  ( 23 )
       临床论著
205 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再骨折预测模型
施崭,范明星,王祺龙,何达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再骨折风险,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确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9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再骨折与否分为再发组和非再发组,其中再发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55~86岁,平均(72.02±5.58)岁。非再发组97例,男50例,女47例;年龄55~86岁,平均(70.79±6.81)岁。统计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OVCF术后再发骨折自变量,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比较全变量Logistic回归、逐步Logistic、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效能,构建诺莫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分析OVCF术后再发骨折诺莫图模型效能。结果 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00±2.4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T值、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核因子k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脊柱畸形指数(spinal deformity index,SDI)值、手术段Cobb角、后凸角度与非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ambda.lse值0.049为最优模型,此时进入模型的变量涉及骨密度、SDI值、IL-1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经BIC、AIC验证表明所构建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相对较好;诺莫图模型的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45%、68.04%,且校准曲线显示,其预测效能与实际吻合较好。结论 OVCF术后再骨折的发生受围手术期多方面影响,涉及骨密度T值、SDI值、IL-1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基于以上因素可有效预测患者再骨折风险,为临床防治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
2024 Vol. 30 (3): 205-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1105 KB)  ( 12 )
211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联合Tergu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樊晨,石秀秀,樊茹,侯树勋,李晓,刘克敏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50.21±5.53)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9~59岁,平均(50.65±6.12)岁。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IDD联合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共接受4周治疗。试验组采用IDD联合Tergumed进行治疗,IDD治疗同对照组;Tergumed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12个单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同时采用Tergumed评估两组患者腰椎生物力学数据——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数值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16周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6周,两组VAS、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疼痛VAS评分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可信区间0.19(-0.07~1.03)下限大于预设的-1,达到非劣效检验标准;治疗4周,两组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的变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试验组前屈、背伸最大肌力值较治疗前的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DD联合Tergumed治疗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IDD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可在节省人力的前提下,明显缓解疼痛,增加腰部肌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24 Vol. 30 (3): 211-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1845 KB)  ( 8 )
217 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探讨
李永霞,姜家梅,侍冬成,吴蔚,朱晓光,封启明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受伤24 h内)并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骨盆骨折患者665例。根据患者就诊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计算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236例,其中男165例,女71例;年龄18~89岁,中位年龄56岁。非血栓组429例,其中男312例,女117例;年龄19~92岁,中位年龄49岁。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栓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危险因素对下肢DVT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年龄、ISS、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血糖、SHR、24 h红悬输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69岁(OR=2.02,95%CI:1.40~2.95,P<0.001)、70岁以上(OR=4.74,95%CI:2.57~8.97,P<0.001)、ISS(OR=1.57,95%CI:1.11~2.23,P=0.012)、血红蛋白100~124 g/L(OR=0.53,95%CI:0.36~0.80,P=0.002)、血红蛋白>124 g/L(OR=0.32,95%CI:0.21~0.50,P<0.001)、SHR(OR=1.64,95%CI:1.12~2.41,P=0.011)是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预测下肢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3、0.59、0.64、0.57,总面积为0.72。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模型,AUC和自举法内部验证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是骨盆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骨盆骨折术前下肢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2024 Vol. 30 (3): 217-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1146 KB)  ( 14 )
222 3D打印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的对比研究
高博,吴碧,阎敏,江伟,汪红,陈曦,刘跃洪
目的〓比较3D打印螺钉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32例患者资料,按照螺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螺钉导向器组(17例)和导航组(15例),其中导向器组男13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1±9.73)岁;Tile分型,B型10例,C型7例。导航组男12例,女3例;年龄23~58岁,平均(36.23±9.35)岁;Tile分型,B型9例,C型6例。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ajeed评分在术后1年对骨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atta评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82±0.25)个月。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出血量稍多,与导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置钉时间要少于导航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tta评分标准:导向器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导航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P>0.05)。术后1年随防时,按照Majeed评分标准:导向器组评分67~93分,平均(85.76±6.86)分;导航组评分68~92分,平均(86.47±7.37)分(P>0.05)。结论〓采用3D打印螺钉导向器引导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具有术中置钉时间少、置钉准确等优点,且不需要导航等高科技设备,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
2024 Vol. 30 (3): 222-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3308 KB)  ( 16 )
226 假体柄长度与股骨远端肿瘤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关系
徐刚,陈宇
目的〓探究假体柄长度对股骨远端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四川友谊医院行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164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2~8年期间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松动组和松动组。未松动组126例,男71例,女55例;年龄25~69岁,平均(47.69±5.48)岁。松动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7~70岁,平均(46.12±5.3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的关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因素;相关性E值法分析研究结果的敏感性;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假体柄长度与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剂量-效应关系;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有关(P<0.001);下肢力线距膝关节中心距离增加是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危险因素(P<0.05),假体柄长度、髓腔柄与股骨直径比值、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术后髋-膝-踝角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E=2.015;男性患者或女性患者中,假体柄长度与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均不存在非线性关系(P>0.05);当模型预测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概率为0.80时,约登指数最高(77.77),准确度为92.24%,敏感度为85.63%,特异度为92.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6~0.884,P<0.001)。结论〓下肢力线距膝关节中心距离、假体柄长度、髓腔柄与股骨直径比值等是股骨远端肿瘤患者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因素,建议外科医生应选择较长的假体柄和较粗的髓腔柄,增加假体髓腔柄与股骨直径和髓腔直径的贴合度,同时术后应定期检查下肢力线偏倚情况,及时重建下肢力线。
2024 Vol. 30 (3): 226-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1347 KB)  ( 5 )
       临床研究
232 PKP术后骨水泥分布对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廖昌和,朱古鑫,马航展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骨水泥位置分布对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112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及未骨折组,其中再发骨折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60~90岁,平均(77.50±7.34)岁;骨折节段:胸段12例,腰段8例。未骨折组92例,男24例,女68例;年龄51~91岁,平均(72.59±8.29)岁;骨折节段:胸段43例,腰段49例。记录相关临床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s回归模型对再发骨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引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危险因素及骨水泥分型对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17个月,再发骨折组平均随访(13.05±0.89)个月,未骨折组平均随访(12.33±2.20)个月。PK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为17.86%,再发骨折患者发病时间为首次PKP术后(27.00±12.33)周。两组患者在年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弥散形态、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骨水泥位置分布分型中,骨水泥分布Ⅰ型较Ⅱ~V型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较高(OR=12.764,P<0.05)。骨水泥位置分布分型预测PKP术后出现再发骨折AUC为0.277,灵敏度5.00%,特异度72.80%。结论〓骨水泥分布I型较其余分型再发骨折风险较高。骨水泥弥散形态、术后未行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渗漏均是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2024 Vol. 30 (3): 232-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2944 KB)  ( 12 )
       综述
238 基于膝关节软骨损伤探讨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王宁,王广积,杜秀藩
膝关节软骨是覆盖双关节末端的无血管和非神经结缔组织,其功能主要是实现润滑的关节运动,在日常活动中其承受重复的高冲击和负荷,所以膝关节软骨损伤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由于其无血管结构,再生能力较差,因此对于它的修复和再生具有很高的挑战性。临床上对于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已有多种方法,比如微骨折(microfracture,MF)、骨软骨自体移植(osteochondr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OAT)、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自体软骨细胞植入(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以及组织工程技术等。
2024 Vol. 30 (3): 238-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741 KB)  ( 27 )
243 Morel-Lavallée损伤诊断及治疗现状分析
周江,黄晨,徐伟,赵检,任亚明,李想,陈紫豪,廖冬发
Morel-Lavallée损伤(Morel-Lavallée lesion,MLL)是在剪切暴力作用下,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层间分离产生的闭合性潜行脱套伤,于1863年由法国医生Morel-Lavallée首次提出。MLL多是在高能量创伤中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车祸伤及高坠伤等高能量创伤逐渐增多,MLL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在诊断MLL时尽管MRI对本病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早期MLL表现隐匿,难以诊断,且通常合并了如骨折这类体征较明显的损伤,可能影响患者描述症状及医生查体,因此容易出现漏诊,并且可能延误治疗。本文通过复习深筋膜和皮下组织连接解剖结构,以及既往学者汇报病例统计,发现活动度大的区域(如腰骶部、髋部、大腿、膝关节、上臂等)深筋膜层与皮下组织更易分离,故查体时需对以上区域重点查体。目前对MLL的治疗暂无明确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既往报道,且在临床中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为诊治MLL提供参考。
2024 Vol. 30 (3): 243-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713 KB)  ( 16 )
       临床经验
248 弯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何祥乐,魏林文,黄建军,吴贤良,黄聿峰
目的〓探讨弯角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kyphoplasty,PCKP)和传统的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unilater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U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结果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PCKP组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63~90岁,平均(73.06±7.65)岁;平均骨密度T值(-3.36±1.40)。UPKP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63~90岁,平均(71.97±7.63)岁;平均骨密度T值(-3.48±0.60)。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总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分布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40±1.30)个月。两组术后VAS、ODI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两组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K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少于UPKP组(P<0.05)。PC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PKP组(P<0.05),PCKP组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高于UPKP组(P<0.05)。结论〓PCKP和U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同样安全有效,且PCK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更好及骨水泥渗漏率更低等优点。
2024 Vol. 30 (3): 248-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2999 KB)  ( 18 )
252 高频超声测量尺神经横截面积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应用价值
满泓伯,王维,田宇,周刚刚,邹晓莹,张明硕
目的〓构建基于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的尺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分度标准,评估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同时完善高频超声和肌电图的拟诊肘管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肌电图诊断结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22~81岁,平均(54.14±2.15)岁。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3.44±13.17)岁。以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11例,中度13例,重度20例。通过分析不同临床分型中尺神经CSA,评估使用尺神经CSA诊断肘管综合征与肌电图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尺神经CSA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不同分度的临界值。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尺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明确肘管综合征病因。病例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18.00±7.92)mm2,对照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9.50±3.54)mm2;轻、中、重度三组尺神经CSA平均值分别为(11.27±2.69)mm2、(15.46±3.91)mm2、(23.35±8.23)mm2。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肌电图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系数=0.479,P<0.001)。对尺神经CSA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诊断肘管综合征轻、中、重度的临界值分别为11.50 mm2、15.50 mm2、20.00 mm2。结论〓高频超声检测指标尺神经CSA在肘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并可用于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预测。
2024 Vol. 30 (3): 252-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1503 KB)  ( 10 )
256 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夏青,刘传文,王会杨,李国顺
目的〓分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joint fracture,PJ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采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患者7例,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71~89岁,平均(76.86±6.67)岁。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等,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假体、钢板螺钉位置、骨折愈合、假体和内固定松动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骨折部位的疼痛不适,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57±3.05)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4.43±0.5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27.86±12.20)min,术中输血量(485.71±106.90)mL。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81.86±8.59)g/L,术后输血量(114.29±195.18)mL。骨折部位VAS从术前(6.86±0.38)分至末次随访(2.57±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从术前(79.29±4.50)分至末次随访(66.8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优良率28.57%,良2例,可5例。WOMAC评分从术前(69.43±6.40)分至末次随访(100±1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固定相对牢固,手术相对安全,骨折顺利愈合,临床疗效相对满意,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显著丧失。
2024 Vol. 30 (3): 256-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3606 KB)  ( 10 )
261 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孟俊柏,刘伟汉,师广帅,陈祥,孟士杰
目的〓比较传统切口和Bikini切口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行微创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40~7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8 kg/m2。Bikini切口组22例,传统切口组23例,比较两组术中损肌肉损伤、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引流量以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6±2)个月。Bikini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Bikini组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第3个月伤口评分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kini组有5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占组内病例数的21.74%,占总病例数的11.1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40.09%、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中,采用Bikini切口与传统切口有相似的手术效果,但前者术后伤口愈合更佳,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更少。
2024 Vol. 30 (3): 261-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1335 KB)  ( 13 )
264 关节镜下保残“长袖套”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疗效
田学东,刘延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残“长袖套”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淄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1例ACL断裂患者,男45例,女26例;年龄19~53岁。其中采用保留残迹“长袖套”状ACL重建36例(观察组),采用非保残ACL重建35例(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功能评分,并进行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及被动角度再生实验评估患者本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均随访12~31个月,平均(16.90±3.25)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及被动角度再生实验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残“长袖套”状ACL重建术可以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 Vol. 30 (3): 264-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2278 KB)  ( 10 )
268 收肌管联合IPACK阻滞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满家政,冯仕明,王立伟,王涛,张军
目的〓评估收肌管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capsule of the knee,IPACK)阻滞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收肌管+IPACK阻滞)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40岁,平均(24.43±6.39)岁。对照组(收肌管阻滞)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38岁,平均(26.23±5.46)岁。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动态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分,术后24 h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术后48 h自控静脉阵痛按压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和地佐辛使用人数。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静息和动态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 h两组患者静息和动态NRS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 h两组按压PCI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使用地佐辛占比26.7%,对照组占比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肌管联合IPACK阻滞有利于减少前交叉韧带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允许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术后加速康复。
2024 Vol. 30 (3): 268-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1503 KB)  ( 7 )
       个案
272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辅助诊断Q热脊柱感染1例报道
王志超,张伟,王月磊,殷楚强,沈峰,曹振鲁,王亭
Q热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为贝纳特柯克斯体即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以急性疾病为主。其中,2%~7%的急性Q热患者可发展为慢性Q热,包括心内膜炎(60%~70%)、血管移植物感染、非典型肺部感染,极少数是脊柱感染。Q热脊柱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主要通过血清学、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分离培养等实验室检测方法。但是,有文献表明目前传统实验室诊断方法对于Q热患者的诊断率低且耗时长,往往会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分子诊断和基因诊断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并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能。
2024 Vol. 30 (3): 272- [摘要] ( 19 ) HTML (1 KB)  PDF (1402 KB)  ( 20 )
275 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伴反Hill-Sachs损伤1例报道
张小亮,黄雅静,张俊,李世仙,申震,李宗武,郭英
肩关节后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损伤,仅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2%~5%。根据Neer的报道,肩关节后脱位造成的骨折占肩部骨折的0.9%。2012年Jacobson等在综述中报道了肩关节后脱位造成的骨折类型,反Hill-sachs损伤最常见,占29.3%,肱骨解剖颈骨折占18.5%,大结节骨折占7.8%,小结节骨折占14.3%,肱骨干、肩胛骨、锁骨等其他骨折占6%。损伤原因中最常见的是肌肉的强烈收缩,如癫痫发作、电击伤或药物的戒断反应;其次是重大的创伤,如交通事故。
2024 Vol. 30 (3): 275-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3148 KB)  ( 20 )
277 局部高药物浓度抗生素治疗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MRSA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董国华,刘玉龙,梁明,张海宁,林庆波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越来越多,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作为治疗中晚期前内侧KOA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UKA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极为罕见,缺乏明确的诊疗方案,既往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治疗包括三种方案:清创、抗生素和假体保留(debridement,antibiotics,and implant retentions,DAIR);一期翻修;二期翻修。通常认为DAIR清创手术成功率较低。
2024 Vol. 30 (3): 277-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3907 KB)  ( 9 )
       护理园地
281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孟佶茹,吴丽娟,焦改梅,张峻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HFMEA)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预防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6例SCI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的预防PI护理,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2~73岁,平均(52.00±13.05)岁。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7例SCI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HFMEA管理模式,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19~69岁,平均(54.67±11.60)岁。评价PI发生率、PI护理质量缺陷频次、医疗风险优先指数。结果〓实验组PI发生率、PI护理质量缺陷频次、医疗风险优先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HFMEA有助于提高SCI患者PI护理质量,降低SCI患者PI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2024 Vol. 30 (3): 281-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99 KB)  ( 18 )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下载中心 更多>>
OSID码操作手册
版权转让协议
介绍信
特约审稿人申请表
期刊信息  
主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名誉主编:卫小春
主编:吕智
编辑部主任:张民
编辑部副主任:赵媛
咨询电话:0351-3365705
联系邮箱:sygkzz@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编:030001
晋ICP备15005919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875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0004000378
版权所有 © 2016 《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政编码:030001 电话:电话0351-3365705;13466834628 Email:sygkzz@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