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检索
2022年 28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2-12-25

临床论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临床经验
个案
短篇
影像园地
 
       临床论著
1057 两种术式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比较
马子健,马明领,王永祥,冯新民,董辉,蔡俊
目的 对比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46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组和MISTLIF组,其中UBE组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37~71岁,平均(67.6±9.2)岁。MISTLIF组患者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平均(66.7±8.6)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分、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MISTLIF组相比,UBE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切口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疗效方面,UBE患者在术后随访2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3个月差异显著,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周、1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UBE组评分较低,而术后3、6、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优良率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边双通道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可以使手术切口更小,能术后早期缓解患者疼痛,并且其操作灵活、视野开阔,临床上值得推广。
2022 Vol. 28 (12): 1057-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1862 KB)  ( 116 )
1062 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影响的研究
朱佩佩,石晓,穆拉迪江·穆合塔尔,刘勇,宋辉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骨质疏松专科门诊接诊的115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94例;年龄58~79岁,平均(67.76±9.17)岁。选择同时期来本院健康查体的60例无骨质疏松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54~76岁,平均(65.25±10.38)岁。应用低辐射X线机拍摄站立位包括髋关节在内的脊柱侧位X线片以评估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应用相关性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数据的可信度。比较两组病例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以分析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结果 影像学测量ICC为0.90~0.9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SVA、SS、PT、LL、TK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可引起老年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发生改变,以矢状面垂直轴、骶骨倾斜度、骨盆倾斜度、腰椎前凸和胸椎后凸改变为主,骨盆入射角则相对恒定。
2022 Vol. 28 (12): 1062-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1112 KB)  ( 130 )
1066 关节镜松解术联合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治疗肘关节僵硬
邹文,邹平安,熊杰,周明,范少勇,侯慧铭,龚礼,胡梁深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自适应力跟踪主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肘关节僵硬患者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3.5±6.2)岁;采用单纯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手术。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7.2±5.2)岁;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自适应力跟踪主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以及使用Mayo评分标准评价患肘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10~1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5±3.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优良率及ROM均比术前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松解术联合自适应力跟踪主动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治疗肘关节僵硬,对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的关节镜松解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2022 Vol. 28 (12): 1066- [摘要] ( 93 ) HTML (1 KB)  PDF (3865 KB)  ( 107 )
1070 侧卧位DAA下生物型短柄与标准柄THA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郭达,彭侃,鲁超,许鹏
目的 比较生物型短柄与标准柄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45例,根据股骨柄假体类型分为两组。短柄组69例,男34例,女35例;平均年龄(59.16±8.86)岁。标准柄组76例,男3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8.28±8.59)岁。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及术后X线片上植入假体后髋关节偏心距、假体下沉、内外翻偏移。结果 两组的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标准柄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影像学测量显示,短柄组有2例可见假体偏移>3°;标准柄组假体偏移角度均<3°。短柄组有3例假体下沉>3 mm;标准柄组有2例假体下沉>3 mm。两组所有病例测量双侧偏心距的差别均<4 mm。结论 短柄髋关节假体在DDA下THA治疗ONFH相比于标准柄更具有优势,能够降低术中股骨侧的处理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患者术后3个月内髋关节功能更好。
2022 Vol. 28 (12): 1070- [摘要] ( 127 ) HTML (1 KB)  PDF (2956 KB)  ( 155 )
1074 代谢综合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王志文,尹宗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总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症状性DVT的发病率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各组成成分及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初次TKA的618例患者,其中男性166例,年龄50~81岁,平均(66.94±6.90)岁;女性患者452例,年龄52~81岁,平均(65.90±7.57)岁。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标准诊断MS。同时依据所达到的MS组成成分个数将所有患者分为5组(0MS组、1MS组、2MS组、3MS组、4MS组)。所有受试者均在术前检测双下肢血管超声以排除术前下肢DVT,术后同样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筛查DVT。同时行临床体征检查并记录TKA后的症状性DVT事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MS及其组成成分和数量与术后总DVT及症状性DVT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618例行TKA患者中,术后出现DVT患者260例,占比42.10%,症状性DVT患者49例,占比7.93%。TKA术后,血脂异常与总DVT[95%CI(1.492~3.310),P<0.001]及症状性DVT[95%CI(2.192~15.232),P<0.001]均相关。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与总DVT[95%CI(0.371~0.801),P=0.027]有关,与症状性DVT[95%CI(0.623~4.777),P=0.074]无关,代谢综合征与总DVT[95%CI(2.221~7.384),P=0.042]有关,与症状性DVT[95%CI(1.036~12.575),P=0.077]无关。结论(1)MS患者在TKA术后总DVT发病率的风险增加。MS组成成分中血脂异常是TKA术后总DVT及症状性DVT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超重(BMI≥25 kg/m2)是TKA术后总DVT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2)TKA患者术后总DVT及症状性DVT的发病率和MS组成成分数量有关。MS组成成分数量越多,术后总DVT及症状性DVT的发病率越高。
2022 Vol. 28 (12): 1074- [摘要] ( 117 ) HTML (1 KB)  PDF (514 KB)  ( 98 )
       临床研究
1079 肩袖损伤患者肌腱和骨组织中氧化应激状态及Beclin1、mTOR的表达分析
刘治军,刘少津,郑维蓬,魏合伟,廖志浩,陈胜
目的 观察肩袖损伤发生时肌腱和肩袖止点足印区骨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及Beclin1、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例肩袖损伤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30~75岁,平均(61.52±7.32)岁。全部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肩袖锚钉修补术,术中提取患者损伤的肌腱组织和肩袖止点足印区骨组织样本为损伤组,取正常的肌腱组织和足印区旁骨组织样本为对照组。使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法检测肌腱和骨组织样本中的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o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肌腱和骨组织中Beclin1、mTOR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Beclin1、p-mTOR/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肌腱和骨组织中总ROS、Beclin1基因和蛋白上调(P<0.05),mTOR基因、p-mTOR蛋白下调(P<0.05),SOD在肌腱中下调、在骨组织中上调(P<0.05);损伤组的mTOR蛋白上调不明显(P>0.05)。结论 肩袖损伤时激发了肌腱和肩袖止点足印区骨组织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可调节自噬因子Beclin1、mTOR的表达。
2022 Vol. 28 (12): 1079-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1370 KB)  ( 147 )
       实验研究
1084 脂联素对骨质疏松大鼠椎体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机制
张鑫,马朋朋,刘肃,李伟,张麦粒,赵立春,张春玲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骨质疏松大鼠椎体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 mg/kg APN组、2 mg/kg APN组,均行第4腰椎CPC强化,7 d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mg/kg APN、2 mg/kg APN局部注射,连续4周。检测第4腰椎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bone volume to total volume,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最大符合及刚度,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MPAK,p-p38 MAPK)、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磷酸化ERK1/2(phosphorylated ERK1/2,p-ERK1/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 mg/kg APN组、2 mg/kg APN组CPC强化椎体的骨密度、BV/TV、Tb.N、Tb.Th、最大负荷、刚度,ALP、OCN、OPN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p-p38MPAK、p-JNK、p-ERK1/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APN增强骨质疏松大鼠椎体CPC强化后的骨质量和生物力学强度,激活p38MPAK、JNK、ERK1/2通路是相关的分子机制。
2022 Vol. 28 (12): 1084-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1180 KB)  ( 90 )
       综述
1089 骨骼肌影响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黄钰颖,闵红巍,刘克敏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增生为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并伴随着肌肉结构、功能、质量的改变。伸膝无力也被认为是KOA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导致KOA患者疼痛和功能下降。在2020版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运动治疗被推荐为OA疼痛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但目前骨骼肌在KOA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深入了解KOA患者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早期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本综述从骨骼肌的细胞分子水平、组织结构水平、功能水平三个方面,探讨骨骼肌对KOA病理生理学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为KOA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思路。
2022 Vol. 28 (12): 1089-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453 KB)  ( 273 )
1093 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李震,李泽晖,孙赫,魏锦强,曾宪中,王小超,万超,曹学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和退行性关节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中老年患者。其主要特征包括关节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增厚、滑膜炎症和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近年研究对OA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关注,揭示了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调节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平衡方面的潜在重要作用。
2022 Vol. 28 (12): 1093-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670 KB)  ( 187 )
1099 锌指蛋白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梁潇,吕嘉,丁娟,李飞,刘雪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易发生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多发于青少年。随着医疗科学发展,OS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5年生存率从20%提高至60%~70%,但其预后仍不容乐观,多因患者产生化疗抵抗或肿瘤转移造成。OS病因尚不明确,提高患者治疗后生存率的科学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深入学习了解其发病机理及进展机制十分必要
2022 Vol. 28 (12): 1099-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414 KB)  ( 108 )
       临床经验
1103 喙肱距与肩关节前方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殷钦,顾三军,刘宇,邵牧,李海峰
目的 评估喙肱距(coracohumeral distance,CHD)与肩关节前方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喙突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中肩胛下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的68例喙突下撞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6±10.2)岁;左肩32例,右肩36例。CHD为轴位MRI图像上测量喙突到肱骨头皮质之间的最短距离。病例组患者根据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情况分组,同时选取正常肩关节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HD在不同亚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HD平均值为(7.6±2.0) mm,正常对照组CHD平均值为(10.7±1.9) 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不同亚组与对照组比较,CHD在肩胛下肌部分撕裂亚组、完全撕裂亚组、炎性病变亚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CHD在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性病变亚组和结构性损伤亚组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CHD与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存在显著关联。通过对CHD的测量,为临床评估喙突下撞击的风险和预测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损伤情况提供有效信息。
2022 Vol. 28 (12): 1103- [摘要] ( 91 ) HTML (1 KB)  PDF (833 KB)  ( 90 )
1106 关节镜肩袖缝合术后早期患者平卧位和半卧体位的临床比较
周亚东,徐虹,张永强,赫亚丽,党飞,呼娜,付友珍,刘晓红
目的 探讨关节镜肩袖缝合术后早期更适宜患者的卧床体位。方法 选取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8例全麻关节镜肩袖缝合术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的4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57%),平均年龄(38.93±12.63)岁。术后采取45°半卧体位的44例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7例(61%),平均年龄(36.82±11.34)岁。记录术后6 h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肩疼痛和颈腰部酸痛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可下床时间等。结果 术后6 h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腰部酸痛发生率、手术部位疼痛程度、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可下床活动时间点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关节镜肩袖缝合术后早期采用45°抬高床头半卧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可有效减轻手术部位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2022 Vol. 28 (12): 1106- [摘要] ( 306 ) HTML (1 KB)  PDF (443 KB)  ( 213 )
1109 合并冻结肩的肩袖损伤患者修复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临床效果及CMS评分的影响
单良,刘怡,郭艳茹,纪琳琳
目的 探讨合并冻结肩的肩袖损伤患者修复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临床效果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合并冻结肩的肩袖损伤患者5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术前肩关节功能训练组(观察组)和入院即手术组(对照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1~63岁,平均(58.9±1.2)岁;左肩8例,右肩17例;平均病程(4.4±0.3)个月;中型撕裂11例,大型撕裂14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40~61岁,平均(58.8±1.2)岁;左肩9例,右肩16例;平均病程(4.3±0.2)个月;中型撕裂10例,大型撕裂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进行为期4周的关节功能训练后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关节松解术。对照组经入院常规检查后无手术禁忌后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关节松解术,手术方法同观察组。术后均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记录患者首诊及术后1、3、6个月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CMS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为期4周的术前关节功能训练,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均得到显著提升,VAS评分下降,CMS评分升高,与首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均得到显著提升,VAS评分下降,CMS评分升高,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CMS评分升高,较1个月时均有大幅度增加,VAS评分大幅度降低;但两组比较除CM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体侧外旋、CMS评分升高,较3个月时均有小幅度增加,VAS评分继续降低,但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疼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均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冻结肩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前肩关节功能训练短期内疗效具有优越性,长期结果显示效果一致。
2022 Vol. 28 (12): 1109- [摘要] ( 104 ) HTML (1 KB)  PDF (737 KB)  ( 119 )
1113 C型臂引导下经皮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疗效观察
廖一峰,王斌,张亚中,王云清
目的 探讨C型臂引导下经皮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16例腕舟状骨骨折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9~40岁,平均(27.75±5.72)岁;损伤部位:左手6例,右手1例,双手1例。术前有明确的腕关节外伤史,C型臂引导下进行腕舟状骨骨折复位,经皮掌侧入路采用Herbert螺钉进行内固定,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yo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38±3.54)个月。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3.63±7.02) min。术后患者VAS评分、Mayo评分有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yo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2侧,良4侧,可1侧,优良率94.12%。结论 C型臂引导下经皮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骨折固定牢固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腕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2022 Vol. 28 (12): 1113-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2203 KB)  ( 104 )
1117 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骶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
游木荣,樊志强,叶海民,董谢平,邹华春
目的 评价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采用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0例骶骨骨折病例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4.72±12.45)岁;Denis Ⅰ区骨折4例,Denis Ⅱ区骨折6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骶骨骨折模型和骶髂螺钉置钉导板,术中通过导板辅助置钉,术后通过X线检查、三维CT扫描评价骶髂螺钉位于骶椎椎体内的位置情况,并将手术前后的CT薄层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测量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随访疗效。结果 10例骶骨骨折患者共应用3D打印骶髂螺钉导板13个,其中3例患者双侧置钉,共置入骶髂螺钉23枚;参照Smith评定标准,22枚完全位于骶椎椎体内,评为0级,准确率95.65%;仅1枚穿出骶椎进入骶管,评为Ⅰ级(4.34%),但没有神经症状;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高度一致,两者进钉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5.45±4.68)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无骶神经损伤症状,骶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末次随访依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结论 运用3D打印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置钉准确安全,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22 Vol. 28 (12): 1117- [摘要] ( 83 ) HTML (1 KB)  PDF (6411 KB)  ( 105 )
1121 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赵俊,陈一心,徐众华,阙云端,陈昌胜
目的 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男14例,女9例;年龄18~73岁,平均(51.0±12.8)岁。19例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男10例,女9例;年龄24~75岁,平均(51.5±10.3)岁。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随访(13.48±1.26)个月。两组在骨折复位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直肌旁入路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髂腹股沟入路组(P<0.05)。结论 腹直肌旁入路对于暴露骨折端、四边体、死亡冠等髋臼的重要解剖结构有比较大的优势,便于骨折复位和固定,可根据术中情况延长切口,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的恢复,是治疗髋臼骨折的较好选择。
2022 Vol. 28 (12): 1121- [摘要] ( 88 ) HTML (1 KB)  PDF (2949 KB)  ( 82 )
1125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微创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陈刚,杜炜,施克勤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微创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骨科收治了40例AO/OTA分类为43B、43C1、43C2、44A、44B及44C1型的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入经关节镜组和切开组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关节镜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1~73岁,平均(51.16±7.04)岁。切开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2~75岁,平均(54.23±6.35)岁。从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core,AOFAS)等方面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和住院天数方面显著小于切开组,而在术中透视时间方面则显著大于切开组(P<0.05),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方面,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切开组(P<0.05)。在术后12周、半年及1年时,关节镜组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组(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固定微创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2022 Vol. 28 (12): 1125-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4724 KB)  ( 101 )
1129 自制钩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
刘井达,李建峰,李海雷,张文桐,张涛,李冬梅,赵亮,赵民,李大村
目的 探讨自制钩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自制钩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Ⅰ区骨折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2~68岁,平均(42.0±11.3)岁。按照Lawrence and Botte分区标准,均为Ⅰ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全部采用自制钩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法;从受伤时间到手术时间1~5 d,平均(2.0±0.8)d。术后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再骨折、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采用美国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e foot and ankle soeiety,AOFAS)足评分系统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0±3.1)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部分负重时间4~6周;完全负重时间8~10周,平均(9.0±2.1)周。骨折全部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8.5±1.2)周,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术后1例(3.3%)出现切口红肿,换药后缓解;2例(6.6%)出现轻度跖骰关节退变。结论 自制钩板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Ⅰ区骨折,固定强度叠加,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2022 Vol. 28 (12): 1129-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966 KB)  ( 85 )
       短篇
1132 改良V-Y皮瓣和甲床扩大修复指尖离断伤18例报道
樊安未,张路,李栋,余选荣,叶丽娜,刘翌肖
目的 介绍改良V-Y皮瓣和甲床扩大修复指尖离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18例(18指)指尖离断伤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36岁,平均为(28.22±5.36)岁;拇指3例,示指7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1例。损伤类型按Allen分型:Allen Ⅱ型12例,Allen Ⅲ6例。采取改良V-Y皮瓣修复,背侧采取甲床扩大,扩大甲床约0.5 cm。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00±1.88)个月。18指皮瓣及甲床完全成活,皮瓣修复处色泽正常,外观满意,术后3~4个月新指甲完全长处,按甲床修复评定疗效评定完全优良。结论 应用改良V-Y皮瓣和甲床扩大修复指尖离断伤的治疗术式简单,修复后外观满意,指体功能好,值得推广。
2022 Vol. 28 (12): 1132-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3887 KB)  ( 114 )
       影像园地
1135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关节突关节的MRI定量研究
李慧芝,牛金亮
目的 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关节突关节的MRI定量参数,探讨基于关节突关节改变的DLS的易患因素。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确诊的51例L4~5节段DLS患者为滑脱组,其中男17例,女34例;年龄46~78岁,平均(60.53±8.10)岁。另纳入51例腰椎各节段无滑脱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34例;年龄44~81岁,平均(61.24±7.17)岁。所有受试者行合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和常规MRI腰椎扫描,测量双侧关节突T1值、T2值、PD值、关节突关节角(facet joint angle,FJA)、L4倾斜角(inclination angle,IA)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值。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关节突关节改变的DL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滑脱组L4~5关节突T1值小于对照组(P<0.001),T2值和PD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L4~5双侧平均FJA小于对照组(P<0.001),滑脱组FT值和L4 IA大于对照组(P<0.01);滑脱组L4~5左侧、右侧FJA均小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关节突T1值、L4 IA、FJA、FT值是DL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846、0.793、0.738和0.670,关节突T1值、L4 IA、FJA、FT值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21.38 ms、9.33°、34.68°和12.79°。结论 关节突关节的MRI定量参数与DLS发生有关,关节突T1值、L4 IA、FJA和FT是DLS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2 Vol. 28 (12): 1135- [摘要] ( 86 ) HTML (1 KB)  PDF (6771 KB)  ( 114 )
1142 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RI征象新认识与评价
覃滢,肖运平,冯善臣,郑英杰,罗慧慧
目的 基于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s,MMPRT)MRI新征象“长颈鹿颈征”,评价MRI对MMPRT的诊断价值,加深疾病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经临床及影像证实的24例MMPRT患者的MRI资料,其中男5例,女19例;年龄43~75岁,平均(62.7±8.0)岁。在MRI图像上评价MMPRT的直接及伴随征象。对冠状面“裂隙征”、矢状面“幽灵征”及横断面“放射状撕裂”、新半月板征象“长颈鹿颈征”的发生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21例MMPRT患者显示冠状面“裂隙征”,21例显示“幽灵征”,11例显示“放射状撕裂”,19例显示“长颈鹿颈征”。“裂隙征”、“幽灵征”及“长颈鹿颈征”三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三者与横断面“放射状撕裂”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征象中半月板突出21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处骨皮质下骨髓水肿10例;胫骨内侧关节软骨损伤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8例;3例合并机能不全骨折,7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6例后交叉韧带撕裂。结论 MMPRT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新征象“长颈鹿颈征”对MMPRT诊断有意义,其诊断效能等同于冠状面“裂隙征”、矢状面“幽灵征”,高于横断面“放射状撕裂”。
2022 Vol. 28 (12): 1142-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1489 KB)  ( 132 )
       个案
1146 罕见后上盂唇孤立性钙化性肌腱炎1例报告
陈方麟,谢大旺,许鉴
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钙化性肌腱炎虽可累及多种关节,但最常发生于肩关节,且常发生于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和肱盂关节盂唇属于钙化性肌腱炎发生的罕见部位。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在30~60岁人群中较为常见,较常发生于肩袖止点临近1~2 cm处,急性发作时会引起肩关节的剧烈疼痛,夜间尤甚,患者因疼痛夜间痛醒。与此同时,因局部炎症黏连和疼痛造成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功能受限,肌肉力量减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关节疼痛伴有活动功能受限是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2022 Vol. 28 (12): 1146-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2564 KB)  ( 108 )
1149 关节镜治疗慢性腘肌腱钙化性肌腱炎1例报告
刘长利,于国胜,赵秀泉
钙化性肌腱炎为羟基磷灰石钙盐结晶异常沉积到关节周围的肌腱附着处,导致关节处剧烈疼痛及活动障碍。常见发生部位多为肩关节肩袖,累及冈上肌腱最多,也有少量报道发病于髋肘腕等关节。而发生于膝关节的钙化性肌腱炎极少见,腘肌腱钙化性肌腱炎在文献内更是鲜有报道。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2021年1月收治慢性腘肌腱钙化性肌腱炎1例,病史较长,确诊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2 Vol. 28 (12): 1149-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1653 KB)  ( 110 )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下载中心 更多>>
OSID码操作手册
版权转让协议
介绍信
特约审稿人申请表
期刊信息  
主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名誉主编:卫小春
主编:吕智
编辑部主任:张民
编辑部副主任:赵媛
咨询电话:0351-3365705
联系邮箱:sygkzz@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编:030001
晋ICP备15005919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875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0004000378
版权所有 © 2016 《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政编码:030001 电话:电话0351-3365705;13466834628 Email:sygkzz@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