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检索
2022年 28卷 9期
刊出日期:2022-09-25

临床论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临床经验
个案
护理园地
 
       临床论著
769 腰椎椎体CT值与可灌注骨水泥螺钉注入强化剂加强固定的相关性研究
姜国正,冯宁宁,俞兴,赵赫,曲弋,王逢贤,杨永栋,马昱堃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CT值与骨水泥螺钉注入强化剂的相关性,初步筛选需行骨水泥强化的椎体CT值临界范围。方法 回顾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资料89例,随访2年以上。按腰椎椎体是否注入骨水泥将患者分为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骨水泥组29例,男4例,女25例;年龄54~84岁,平均(67.8±1.4)岁。非骨水泥组60例,男20例,女40例;年龄52~85岁,平均(69.4±0.9)岁。测量患者L3~5椎体的CT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CT值与椎体是否行骨水泥强化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CT值对骨水泥强化的预测价值,初步筛选L3~5椎体需行骨水泥加强固定的CT值临界范围。结果 骨水泥组L3、L4、L5椎体CT值分别为(65.4±6.0)HU、(68.9±6.5)HU、(78.9±6.3)HU;非骨水泥组L3、L4、L5椎体CT值分别为(97.4±3.8)HU、(101.5±4.0)HU、(117.1±5.0)HU,两组间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体CT值与骨水泥螺钉是否灌注骨水泥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3椎体:OR=0.938,95%CI(0.909~0.967);L4椎体:OR=0.955,95%CI(0.933~0.978);L5椎体:OR=0.958,95%CI(0.937~0.979),均呈显著负相关。椎体CT值与椎弓根螺钉需行骨水泥强化的ROC关系为: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70(P<0.05),椎体CT值对骨水泥强化具有较好预测价值。根据约登指数选取特异性和灵敏性之和最大值对应的椎体CT值,即L3椎体70 HU,L4椎体95 HU,L5椎体99 HU作为预测椎体需行骨水泥强化的界值。结论 腰椎椎体CT值可用于预测椎弓根螺钉是否需行骨水泥强化固定,CT值越低,越建议骨水泥强化。
2022 Vol. 28 (9): 769-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2996 KB)  ( 116 )
774 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冒海军,许光跃
目的 探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21~74岁,平均(45±14)岁。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术后的尺骨变异值、桡尺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所有切口术后I期愈合。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0±2)个月。尺骨变异长度由术前平均(3.4±0.8)mm变为术后平均(-1.7±1.0)mm。6例患者存在尺骨向背侧半脱位,术前桡尺距离平均为(7.1±2.5)mm,术后桡尺距离平均为(2.8±0.7)mm。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1.2)分降为术后的(2.1±1.7)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0.0±12.9)分上升为术后的平均(83.3±15.2)分。结论 治疗早期尺腕撞击综合征,尺骨斜形截骨短缩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可以纠正下尺桡关节脱位。对于病程长或伴有关节炎表现的患者,其效果有限。
2022 Vol. 28 (9): 774- [摘要] ( 175 ) HTML (1 KB)  PDF (2047 KB)  ( 122 )
778 人工真皮与游离植皮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比较研究
王春书,张鹏飞,王亮,薛士辉,杜康,汪剑龄,孙中洋
目的 比较人工真皮与游离植皮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11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游离植皮组63例,人工真皮组52例。游离植皮组男56例,女7例,平均年龄(45.56±7.57)岁;人工植皮组男47例,女5例,平均年龄(48.85±6.26)岁。游离植皮组在清创后一期采用自体取中厚皮片植皮;人工真皮组在清创后一期采用人工真皮覆盖;两组术后均加压包扎,术后1周拆除加压包,隔日换药。比较两组移植物存活率、手术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采用国际标准评价两组指腹感觉等级和两点辨别觉;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range of motion,TAM)系统评定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移植物存活率、手术次数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植皮组手术时间长于人工真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植皮组住院费用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少于人工真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腹感觉等级达到S3+比例、指腹两点辨别觉和T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真皮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创伤更小、临床效果良好,但增加了治疗时间和住院费用。
2022 Vol. 28 (9): 778- [摘要] ( 192 ) HTML (1 KB)  PDF (4466 KB)  ( 138 )
782 开窗与钻孔减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任强,冯彦华,李京宴,郝建宗,田苡任,张放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引流与钻孔减压引流两种方法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骨一科收治的急性长骨骨髓炎患儿267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窗减压引流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6.45±3.78)岁;钻孔减压引流组135例,男69例,女66例;年龄2~17岁,平均年龄(7.24±3.46)岁;随访1年,依据Levin评分比较两组末次随访优良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拔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病理性骨折例数;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前、术后1、3、5、7 d的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结果 末次随访开窗减压引流组优良率为93.18%(123例)、钻孔减压引流组优良率为92.59%(12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治疗期间开窗减压引流组1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钻孔减压引流组11例发生病理性骨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拔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显示开窗减压引流组低于钻孔减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窗减压引流组和钻孔减压引流组术前CRP、ESR、PCT、IL-6及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7d CRP、ESR、PCT、IL-6及SAA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开窗减压引流组优于钻孔减压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开窗减压引流和钻孔减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最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窗减压引流术后各项炎症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钻孔减压引流,且开窗减压引流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留置引流管天数缩短,降低了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其治疗儿童急性长骨骨髓炎明显优于钻孔减压引流,值得临床推广。
2022 Vol. 28 (9): 782- [摘要] ( 164 ) HTML (1 KB)  PDF (1570 KB)  ( 147 )
787 完全经骺板重建术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
李俊,刘俊才,李远,李凌志,何彦威,江浩,李忠
目的 探讨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取自体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的14例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4~16岁,平均(15.1±0.7)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骨骺未闭合。术前及末次随访均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及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同时记录受伤前Tegner评分、术后重返运动时间及身高增长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51个月,平均(34.8±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身高增长4.3~14.6 cm,平均(8.5±3.0)cm。11例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3例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术后重返运动时间为8~14个月,平均(10.6±1.8)个月。膝关节ROM由术前(53.2±21.8)°改善至(135.8±3.6)°,VAS评分由术前(4.7±1.7)分改善至(0.2±0.4)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6.6±8.2)分改善至(95.5±2.8)分,IKDC评分由术前(66.7±7.4)分改善至(93.7±2.6)分,Tegner评分由术前(2.4±0.8)改善至(6.7±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受伤前(7.2±1.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位双下肢全长片提示所有患者骨骺均已闭合、无骺板阻滞、无双下肢不等长以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完全经骺板重建治疗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获得良好疗效,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随访下肢骨骼生长发育未受影响。
2022 Vol. 28 (9): 787-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5865 KB)  ( 126 )
       临床研究
793 芯针穿刺活检对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效用的对比
刘畅,汪淼,陈峒江,连邱健,李博,林楷丰,乔苏迟,韩雪松,王志伟
目的 研究芯针穿刺活检在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02例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恶性骨肿瘤118例,男62例,女56例;年龄12~79岁,中位年龄49岁。软组织肉瘤184例,男79例,女105例;年龄范围8~83岁,中位年龄52岁。对比芯针穿刺活检与根治性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评估准确率,分析影响准确率的因素。结果 病理诊断准确率,原发恶性骨肿瘤为89.8%(106/118),软组织肉瘤为72.3%(133/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级诊断准确率,原发恶性骨肿瘤为84.0%(21/25),软组织肉瘤为56.4%(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芯针穿刺活检容易将高级别肿瘤误诊为低级别肿瘤。肿瘤坏死区域大,可能降低诊断准确率。结论 芯针穿刺活检对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对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准确性仍然有限。
2022 Vol. 28 (9): 793-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2650 KB)  ( 117 )
797 绝经后女性各部位脂肪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黄昊强,徐锋,钱平康,陈勇,汪青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各部位脂肪指数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昆山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 229例绝经后妇女的BMD数据(包括L1~4 、全髋关节、股骨颈),同时收集身体各部位的脂肪指数数据,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和体重超重组(BMI≥24 kg/m2)。正常组526例,年龄48~91岁,平均年龄(65.43±9.14)岁。超重组703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5.33±8.58)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女性各部位脂肪指数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组L1~4 BMD、股骨颈BMD及全髋关节BMD均高于体重正常组(P<0.001)。超重组L1~4 BMD与全身脂肪指数呈负相关(P<0.001),与Android脂肪指数呈正相关(P<0.001);全髋关节BMD与全身脂肪指数负相关(P=0.006);股骨颈BMD与全身各部位脂肪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体重正常组L1~4 BMD与全身脂肪指数呈负相关(P=0.016),与躯干脂肪指数呈正相关(P<0.001);全髋关节及股骨颈BMD与全身各部位脂肪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后妇女身体局部的脂肪分布与BMD存在相关性,特别对于绝经后超重女性,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控制脂肪率,可能有利于减少骨量丢失。
2022 Vol. 28 (9): 797-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477 KB)  ( 127 )
       实验研究
801 锌-2银-0.4镁多孔合金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成骨性及抗菌性能评价
王顺,冯微,廖燚,夏海军,张德华,毛峰,王健
目的 制备锌-2银-0.4镁(Zn-2Ag-0.4Mg)多孔合金支架并研究该支架的体外相容性、成骨性及抗菌性能。方法 实验采用纯银和纯镁在Ar+2%六氟化硫(SF-6)保护、650℃条件下,熔炼成为锌-2银-0.4镁多孔合金,分为锌组、锌银组、锌银镁组、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试细胞毒性。采用鬼笔环肽法进行细胞骨架染色,采用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测量检验其成骨性能,并采用金葡菌共培养的模式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 比较对照组、锌组、锌银组、锌银镁组体外相容性、成骨性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锌银镁合金组细胞毒性最低,细胞骨架染色、细胞迁移实验、ALP表达水平更高,茜素红染色矿化面积比率更高,体外抗菌测试更好。结论 镁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成骨性能,银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两种元素的加入提高了纯锌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特性。因此,锌银镁合金有望成为骨科种植体新的选择材料,特别是在骨缺损修复领域。
2022 Vol. 28 (9): 801-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12111 KB)  ( 15 )
       综述
807 纤毛系统缺陷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响研究进展
范子豪,赵智,解京明,王迎松,朱庭标
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畸形。严重的脊柱侧凸需通过手术干预治疗,虽然该病的手术治疗技术通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已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无法避免手术风险高、操作难度大的弊端。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多种因素。自从以斑马鱼作为脊柱侧凸研究的重要模型以来,通过影响基因表现来诱发脊柱侧凸的产生已成为对该病研究的重要渠道。在研究基因改变与脊柱侧凸形成的关系时,发现纤毛相关基因与脊柱侧凸的形成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对纤毛缺陷与脊柱侧凸发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运动纤毛缺陷影响脑脊液流动而诱发脊柱侧凸的研究,以及纤毛组成的脊髓中央管系统缺陷影响脑脊液中信号传递所诱发脊柱侧凸的分子机制。
2022 Vol. 28 (9): 807-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460 KB)  ( 134 )
811 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治疗进展
曹秉,孙祥水
肘内翻畸形是一种肘部复杂的三维畸形,由冠状面的内翻、矢状面的过伸、水平面的内旋畸形3个部分组成[1]。肘关节完全伸直、旋后的情况下,前臂轴向外侧偏离5°~15°为正常肘关节生理外翻,此角度称为提携角。当提携角小于正常值时即可认为存在肘内翻畸形[2]。先天性肘内翻畸形极为少见,肘关节的骨化从妊娠12周开始于肱骨远端骨骺,此时骨骺发育不良可导致骨骺向中线倾斜,从而减小肘关节的提携角,导致先天性肘内翻[3]。后天性肘内翻畸形常并发于肱骨远端骨折,尤其是继发于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4],其发病机制存在两种学说[5、6]:骨折畸形愈合和骨折导致肱骨远端骨骺生长发育不平衡。骨折畸形愈合主要见于肱骨远端骨折尺偏移位未能完全矫正或固定后尺侧再移位、骨折远端向内旋转、尺侧骨皮质嵌插、受压塌陷、前臂屈肌肌群牵拉等。骨骺生长发育不平衡主要见于骨骺损伤受刺激导致骨骺发育迟缓、停滞、过度生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导致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一旦发生很难通过自我塑形自然矫正,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存在很多晚期并发症,如创伤性肘关节炎、肘部肌力发育不平衡、迟发性尺神经炎等。肘内翻畸形主要手术方式为肱骨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尽管临床上对其进行不断改进,但仍有利弊。现将目前对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2 Vol. 28 (9): 811-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1538 KB)  ( 194 )
815 盘状半月板微观结构研究现状和进展
张键,林坚平,周钢,王本超,吴永昌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肉眼观呈圆盘状,较正常半月板厚且宽,活动性较正常半月板高,因此在膝关节活动中易于损伤。1889年Young首次对盘状半月板进行报道,随后有许多学者对本病进行了相关报道。盘状半月板发病率不同(0.4%~20.0%),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中国为13.0%,韩国为10.9%,日本为16.6%[2]。Grimm等[3]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盘状半月板在西班牙裔和亚裔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说明本病发病具有种族差异性。Atik等[4]研究发现,盘状半月板自噬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半月板。Hoernschemeyer等[5]报道1例由FGFR3基因突变所致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合并盘状半月板病例,因此目前更倾向于认为该病为先天性畸形。绝大多数患者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内侧盘状半月板少见,少数患者具有同侧膝关节双侧盘状半月板[6]。尽管本病发现距今已有一百余年,但对盘状半月板的微观组织学结构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伴随显微成像技术的提高与组织学研究的深入,学者对此种类型半月板具有更深层次认识,本文将对新发现进行总结和阐释。
2022 Vol. 28 (9): 815- [摘要] ( 139 ) HTML (1 KB)  PDF (1897 KB)  ( 224 )
       临床经验
821 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分析
吴学元,郝崔培,凌鸣,靳占奎,孙正明
目的 探讨采用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71岁,平均(49.50±13.00)岁。根据术前颈椎动力位片评估、颅骨牵引实验,将18例患者分为寰枢椎不稳(instability)、可复性寰枢椎脱位(reducible dislocation)、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irreducible dislocation),寰枢椎不稳共6例(33.33%),行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共8例(44.44%),行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4例(22.22%),行前路经口寰枢关节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通过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通过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比较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SAC)、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CAA),评估寰枢椎复位及脊髓压迫解除情况。结果 所有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48个月,平均(22.40±6.80)个月。16例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为枕颈固定融合术。术中无脊髓、神经及椎动脉损伤,无椎弓根劈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取髂骨区伤口渗液1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5.39±1.42)分,较术前(10.22±1.35)分明显升高。NDI评分末次随访为(16.22±7.17)分,较术前(35.72±5.70)分明显降低。ADI由术前(5.53±0.81)mm降至末次随访时(0.88±0.71)mm,SAC由术前(7.72±2.24)mm升至术后(14.56±1.69)mm,CAA由术前(124.11±9.15)°升至末次随访时(148.83±5.38)°。以上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随访提示所有患者寰枢椎脱位复位满意,脊髓减压充分。随访中影像学检查示植骨区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拔出等情况出现。结论 根据术前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及全麻下颅骨牵引实验,对寰枢椎脱位进行分型,可指导实施相应的手术策略。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可有效复位,改善脊髓压迫症状,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2022 Vol. 28 (9): 821-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5697 KB)  ( 152 )
827 尺、桡动脉穿支皮瓣急诊修复上肢中小面积创面
王辉,杨晓溪,霍永鑫,苗建梅,张万喜,秦浩宇,马铁鹏
目的 探讨尺、桡动脉穿支皮瓣急诊一期修复上肢中小面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的23例上肢中小面积创面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2~62岁,平均(43.04±9.72)岁。创面部位:前臂8例,腕部8例,手部7例。采用同侧尺、桡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其中尺动脉穿支皮瓣13例,桡动脉穿支皮瓣10例。8例供区直接闭合,剩余15例游离皮片修复。结果 术后23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出现张力性水疱,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伤口换药后皮瓣成活。植皮均Ⅰ期成活。随访时间7~23个月,平均(13.30±4.13)个月。皮瓣外观良好,不臃肿,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供区植皮较平整,仅边缘可见轻微瘢痕。末次随访时,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10~15 mm。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13例患者对伤肢外观非常满意,10例患者表示满意。结论 尺、桡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便,为急诊修复上肢中小面积创面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
2022 Vol. 28 (9): 827-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4780 KB)  ( 140 )
830 手掌皮下包埋法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的效果分析
张世进,施冬冬,罗远国,林舟丹,李贵谦,韦葛堇
目的 探讨手掌皮下包埋技术治疗手指末节(Yamano Ⅱ区以远)离断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6例(18指)手指末节(Yamano Ⅱ区以远)离断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8~55岁,平均(39.67±10.53)岁;包含单指离断伤14例,双指离断伤2例;Yamano Ⅰ区10指,Yamano Ⅱ区8指;一期行离断指原位缝合掌指间关节屈曲包埋末节于掌侧皮下,二期取出包埋手指行伤口换药处理。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两点辨别觉,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10.25±4.04)个月。18指中坏死1指,于第二次术后1周行短缩修整术。3指于第二次术后4周出现指尖骨外露,予清创换药治疗后愈合。其余14指在第2次术后2~6周创面逐渐表皮化。末节远端较健侧稍细小,颜色正常,指甲形态好,指腹较饱满。掌指间关节经8~12周后屈伸活动良好,末次随访时评价伤指关节活动度,优10指,良6指,差1指,优良率94.12%。两点辨别觉在4~14 mm范围,皮肤感觉恢复达S3。结论 手掌皮下包埋法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2022 Vol. 28 (9): 830- [摘要] ( 128 ) HTML (1 KB)  PDF (3307 KB)  ( 145 )
833 经骨隧道关节镜技术治疗青年股骨颈单纯性骨囊肿
毛小成,赵枫,洪庆南,尤瑞金,卢宜哲,郑巍
目的 分析经骨隧道关节镜技术治疗青年股骨颈单纯性骨囊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共收治8例青年股骨颈单纯性骨囊肿,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25岁,平均(21.0±2.8)岁;左髋1例,右髋7例。经股骨转子间下方与骨囊肿轴平齐置入导针,环钻沿导针钻到瘤腔,经骨隧道置入关节镜,镜下刮除纤维囊壁组织,注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骨块封堵隧道口。结果 所有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108个月,平均(50.6±21.9)个月。术后影像学提示植入的磷酸钙人工骨与囊肿周围骨质愈合,未见复发病例。Harris评分由术前(69.5±5.4)分提高至术后(94.2±3.5)分。结论 经骨隧道关节镜下肿瘤刮除联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青年股骨颈单纯性骨囊肿,具有肿瘤切除彻底、复发率低、植骨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可以保护股骨头血供,不会增加股骨头缺血坏死和股骨近端畸形的风险。
2022 Vol. 28 (9): 833- [摘要] ( 130 ) HTML (1 KB)  PDF (4634 KB)  ( 152 )
837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伴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李凌志,刘俊才,李远,何彦威,李俊,江浩,李忠
目的 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治疗伴内侧半月板突出(medial meniscus extrusion,MME)的内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伴MME的内翻型KOA患者17例,均接受OWHTO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左膝8例,右膝9例;年龄42~58岁,平均(49.5±4.4)岁。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MME距离、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ur angle,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 angle,MPTA)、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和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膝关节僵硬、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钢板螺钉断裂等并发症。术后2年末次随访时间。在末次随访时,MME距离由术前(4.2±0.9)mm改善至(1.8±0.9)mm,MPTA由术前(82.4±2.0)°改善至(90.0±1.3)°,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23.8±2.9)%改善至(59.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FA术前为(89.2±1.0)°,末次随访时为(89.3±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HSS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WHTO治疗伴MME的内翻型KOA,能够改善下肢力线,减少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和恢复活动能力。
2022 Vol. 28 (9): 837- [摘要] ( 145 ) HTML (1 KB)  PDF (2626 KB)  ( 151 )
842 移植肌腱与半月板后根吻合联合Pull-out法重建半月板后根
刘守东,谢洪彬,单森,刘南伯,王勃,刘慧莉
目的 探讨移植肌腱与半月板后根吻合联合Pull-out法(肌腱与缝线经胫骨骨道拉出)固定重建半月板后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应用移植肌腱与半月板后根吻合联合Pull-out法重建半月板后根(肌腱移植组)27例与单纯Pull-out法(单纯组)23例,共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3~67岁,平均(51.4±14.5)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MRI及X线影像表现。结果 术后随访12~17个月,平均(14.88±1.69)个月。肌腱移植组与单纯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MRI半月板内侧移位距离、膝关节X线内侧间隙、MRI半月板后根影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移植肌腱与半月板后根吻合联合Pull-out法能为半月板提供双重牵引复位张力,半月板复位缝合重建良好;经胫骨骨道固定符合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学要求,移植肌腱与半月板后根腱性愈合能力更强,骨道内腱骨愈合生物力学强度更高,可有效维持半月板环形张力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退变发生率,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式。
2022 Vol. 28 (9): 842- [摘要] ( 134 ) HTML (1 KB)  PDF (3959 KB)  ( 155 )
848 下肢外展平卧位结合改良逆行法在踇趾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李金,贺辉,张波
目的 探讨下肢外展平卧位结合改良逆行法在踇趾离断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月至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36例踇趾离断患者在下肢外展平卧位下结合改良逆行法进行再植术。其中女2例,男3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13.0)岁;左足10例,右足26例;受伤时间1~10 h,平均(4.3±2.4)h。手术顺序为缝合跖侧皮肤→修复屈肌腱→克氏针贯通髓腔固定趾骨断端并退回至断端(克氏针留在远端备用)→吻合踇趾趾底固有动脉及神经→克氏针沿骨道打入髓腔固定骨折端→修复伸肌腱→吻合静脉→缝合背侧皮肤法进行再植。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4.0±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12周,平均(11.0±1.5)周。成活32例,成活率为88.9%。再植踇趾外形良好,功能恢复良好,趾关节总活动度为20°~60°,平均(50.6±8.5)°;趾尖两点辨别觉10~18 mm,平均(14.6±3.2)mm。结论 采用下肢外展平卧位结合改良逆行法对离断踇趾进行再植,操作方便且安全,效果满意。
2022 Vol. 28 (9): 848- [摘要] ( 106 ) HTML (1 KB)  PDF (6371 KB)  ( 123 )
       个案
852 椎间孔镜下切除腰椎黄韧带囊肿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周建红,廖胜,陈辉,叶峰,张忠荣
脊柱黄韧带囊肿属于较罕见的病症,笔者查阅近10年的万方、PUBMED、知网等数据库,均为个案报道。脊柱黄韧带囊肿好发于腰椎,以L4~5 、L5S1 最为常见[1]。目前对于脊柱黄韧带囊肿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但当下共识认为与脊柱退行性病变有关[2]。黄韧带囊肿常常与椎小关节囊肿鉴别困难,且常常需要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脊柱黄韧带囊肿的治疗方法常常以开放手术切除囊肿、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为主。202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对1例L4~5 黄韧带囊肿患者行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完整切除黄韧带囊肿,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022 Vol. 28 (9): 852-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10837 KB)  ( 28 )
855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健合,王宏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AS在病变中晚期可并发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是一种破坏性的脊椎或椎间盘病变,多发生于脊柱T11~L1胸腰段,有文献报道AS合并AL的发病率为1.5%~28%[1,4]。1937年由Andersson首次提出该病[4],但由于缺乏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等方面的共识,AL在其他文献中还可称为假关节病、应力性骨折、破坏性椎体损害、椎间盘炎、无菌性椎间盘炎等[5,7]。大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王宏教授曾收治2例AS合并AL患者,现报道如下。
2022 Vol. 28 (9): 855- [摘要] ( 157 ) HTML (1 KB)  PDF (7308 KB)  ( 27 )
       护理园地
860 关节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吴蓓颖,朱佳敏,杨琳,李慧武,杨志英
目的 深入了解关节外科护士在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中的体验及困难,为提高关节外科护士谵妄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关节外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分析得出关节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体验的4个主题,分别为预防高危人群的术后谵妄存在难度(模糊认知谵妄易感因素、预防意识与行为欠缺)、经验性识别术后谵妄(总结并应用临床经验判断谵妄、谵妄筛查缺乏应用工具)、保守等待术后谵妄痊愈(强烈的患者安全意识、谨慎用药处理激越行为、渴望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引导睡眠节律存在困难)以及期待谵妄管理培训和工具应用。结论 需要明确关节外科护士在谵妄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培训以提升谵妄预防意识及能力,关注谵妄患者的非药物干预,减少保护性约束,鼓励照护者参与,促进证据转化,落地谵妄筛查工具的临床应用。
2022 Vol. 28 (9): 860-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783 KB)  ( 134 )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下载中心 更多>>
OSID码操作手册
版权转让协议
介绍信
特约审稿人申请表
期刊信息  
主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名誉主编:卫小春
主编:吕智
编辑部主任:张民
编辑部副主任:赵媛
咨询电话:0351-3365705
联系邮箱:sygkzz@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编:030001
晋ICP备15005919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875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400004000378
版权所有 © 2016 《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邮政编码:030001 电话:电话0351-3365705;13466834628 Email:sygkzz@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